似乎每个人到了近20岁的年纪都会经历一个迷茫的阶段,但是我在网上所看到的那些对于已经经历过了迷茫阶段的人,他们在谈及迷茫阶段的感受时,统一的口吻就是不要太迷茫,给人一种他们对于迷茫似乎都是轻描淡写,转念一想自己,好像没有人与我感同身受,我更加孤独了。
在我闲下来的时候,我经常会想我为什么这么迷茫?我想其中一点应该是选择多了,在以前还是无忧无虑的生活时,是大人们替我做决定,他们安排好了一切,我不必去担心后果;当我即将步入社会时,是时候该我自己做决定了,面对的选择太多,或者说面对的事物太多,会不知所措,也许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有人会权衡利弊去快速的做出抉择,有人会选择困难去逃避而陷入痛苦之中。
但是,当只有一种选择的时候,往往只能看到事物坏的一面,却看不到好的一面,觉得只能选择去将就,但我不愿意去将就,我会去找寻更多的选择,到不是觉得当前的选择有多差,只是看管了花花世界后,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还总想着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去眺望远方,却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说我是眼高手低我不完全同意,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多一点选择,在更大舞台去展示自己,但凡是以别人为基石而所谓的成功,总有一天会随着这个基石的垮塌而土崩瓦解,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一个人的能力匹配不上他的财富时,多余的部分会以各种形式流回市场”。这句话放在这里同样适用。
在每次焦虑的时候我都会反问自己为什么焦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自己心理是有问题的,对于心理疾病而言,就是所谓的抑郁症而言,普通的患者是认识不到问题所在,而我却与之相反,恰恰是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而这才是最焦虑的,这点为什么会焦虑?因为即使知道了问题所在,却无法去解决问题,这才是最致命的,亦或是我还并没有到抑郁症那个严重程度,只是缺乏一个可以倾诉情绪的对象;我在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的时候,是选择遇到问题不会再去焦虑,选择去逃避,习惯性的逃避后,我会在潜意识里以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其实并没有解决,问题依旧存在;当这些问题找不到答案的时候,我会选择去看一些哲学的视频或者书籍,试图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是有想过要去看心理医生,但看到昂贵的咨询费时差点治好了我的心理问题,(玩笑话了,昂贵的咨询费只会加重我的心理抑郁,认为没有倾诉的地方,并不会被吓到而治好抑郁,因为这并不是矫情,这确实是正常人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为了解决我的心理问题,我尝试去买相关的心理书籍看,例如:《自控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包括在网上做一些心理测试题目,但很显然那些答案并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只能给予自身心理上的安慰,也并不适合于所有人,这些书籍或多或少只能缓解我的情绪,对事物的看法及态度,但是从这些答案背后,能让我深思的是这些答案是如何想出来的,学着别人在遇到问题时处理问题的思维,心里会想这是否适用于我呢?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会努力的往好的一方面去改变,去改善我的焦虑,从而积极的去解决问题。
我认为光看这类书籍没有去行动,本质上还是一种逃避方式,我一直苦苦寻找的不仅仅是想找到缓解焦虑的方法,还有一部分是想走解决问题的捷径,这才是痛苦的问题所在,受鸡汤的影响去做事情主要是靠意志力支撑,但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永远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而亢奋后会感觉失去方向,就是所谓的三分钟热度。
后来我发现我的焦虑所在就是:总是定一个长远并且难实现的大目标,而自己想要短期去实现这个大目标,但如果做不到就会从心里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从而造成自卑心理。
我觉得自己太过于理想主义,以为所有事情都有答案,但是我仍觉得人应该是理想主义,但不能太过于理想主义,这是一个悖论,为了解答这一疑惑,我翻看了罗翔老师对于理想的看法:“其实人最难跨越的就是知道与做到的鸿沟,理想依旧需要存在,理想应该照进现实,真正的一步一脚印去做,但理想不应该是沉溺在“我思故我在” 在这种幻想之中会认为我只要想到了就会做到”。对于过于理想主义,我认为也是这个解释最为贴切了;在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问题后,我要想办法去解决,去制定短期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在完成小目标后去适当的放松自己,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劳逸结合。在选择困难时要学会自愈,我认为这是抵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在可控的范围内去做好它,不担忧未来,不浪费现在,已经发生的事已然无法改变,唯一可以做到的只有改变现状,没有糟糕的生活,只有糟糕的人!
在缓解焦虑上,倾诉也许是一个疗效快的缓解焦虑的良药,而我更像是一个倾听者,很多人说淋过雨的人会习惯性地给淋雨的人打伞,就如同安慰别人一样,而我选择作为一个倾听者的身份是因为我更容易在这些倾诉对象身上找到我曾经的影子,能够在情感输出上产生共鸣。
但是我也仅仅作为一个倾听者,很少有人愿意成为我的聆听者,他们更多的是把负面情绪倾诉给我,我曾几次以为别人愿意把他的心事分享给我就是交心,错误认为这就是友谊,但是好的友谊并不应该只接受对方的坏情绪,我想并没有人愿意一直做情绪的垃圾桶,所以我渐渐远离那些只对我倾诉坏情绪的人。
时常走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也好,傍晚独自在公园跑步也好,都能看到三两对情侣在手牵手慢悠悠的散步,我何尝不渴望拥有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或许是饱含对前任的愧疚,我迟迟不敢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我怕我不够爱人的资格,我怕我还没有真正的忘记上一段感情而又匆匆开始新的一段感情,我怕新的感情如同上一段感情那样相似,虽然爱人的资格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是自己的心里在告诉自己还需要提升自己,值得去遇到更好的爱情,相互经营一段好的爱情,而不是去蹉跎彼此的青春;虽然距离上一段感情结束至今已经过去3年多了,爱也许会随着时间而渐渐的褪去颜色,但是她给我印象是永远都无法抹去的;或许是还没有准备好,不想开始一段新感情,再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尽管我劝导别人去做恋爱中的勇士,而自己却是理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在焦急想要遇到另一半的过程中又不想随便找一个凑合,应当如何才能得到恋爱的门票是我所焦急的,但我看过太多的因观念不同分散离合的案例,愈发对恋爱这件事恐惧,尽管我对不好的爱情有恐惧心理,但是对于好的爱情的判断我始终坚定不移,如果说我这辈子都没有找到符合我所想的另一半,我宁愿不谈恋爱不结婚也不愿意随便找一个将就过一辈子,结婚是为了幸福,不结婚也是为了幸福,假如说结婚的代价就是牺牲对生活的向往,磨灭自己对追求理想的意志,那宁愿不结婚,好的爱人应该是生活里的良药,绝不是淹没你的海啸,对于那些本就观念不合还强行凑合的爱情,俗称搭伙过日子吧,这种思想对于乡村里的人来说尤为严重。
对于那些十五六岁校园早恋的人来说,像是探索未知事物的兴奋感和愉悦感,这种是脆弱的,根本无法承担行为下的后果,我的初中同学,高中的同学,就有两三个是活生生的例子,早恋后生下孩子,余生都是围着孩子团团转,人生还有未来可言吗? 我认为真正爱你的人,应该是督促你变得优秀,而不是蹉跎你的青春,也许一朵花很美,但生活需要的是有结果的树,要去种有结果的树,在此之前我觉得我应该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正如梁永安老师所说:“其实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找到喜欢的事,另一方面是找到一个人,这个人在精神上和情感上能跟你一起往前走,先找到这个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在事情里找到这个人”。我想我一定会遇到一个温暖又长情的拥抱,这个人如同达西,走过黑夜,穿过大雾,坚定的走向我。
在对于我自己时,我想对自己说:永远不要在感到孤单的时候走入一段感情,容易选错人,因为当你沮丧的时候,你只会选择当下想要的,而不是真正需要的,希望自己能找到真正需要的东西,那才是最好的。要坚信这世上一定会有一个人正在努力的走向你。
冥冥之中,心中有一个声音,它在平时不会出现,一旦我快走入歧途的时候,它会在我心中发出声音,它不一定指引我走向正确的方向,但那一定是我想要走的方向。
2022年08月15日 09:24
我在那会也有过迷茫,整日整夜的睡不着,感情也不顺,但后来随着工作的稳定,其它的也就慢慢的跟上来了~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前进!